首页  > 图片新闻  > 正文

图片新闻

我院徐顺清团队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9-01-08 22:01  编辑:匿名

1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召开,我校共有8项成果获奖。其中,我院徐顺清教授等完成的“水中典型污染物健康风险识别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徐顺清教授团队——要让百姓喝上干净水


该项目属环境污染与防治领域。水中污染物是影响水质安全的重要因素,掌握我国水中有哪些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最大,是保障饮用水安全与水污染治理的前提条件。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水中典型污染物健康风险的识别技术导致我国的饮用水标准滞后、水污染控制缺乏针对性。该项目采用全生命周期毒理学研究发现了水中典型污染物新的健康风险,用内暴露评估与健康效应检测相结合研发了定量评估人群健康风险的关键技术,用生物毒性检测与化学分离鉴定结合建立了基于健康风险的水中特征污染的筛选技术。项目经过近二十年的联合攻关,研究成果突破了特征污染物筛选、健康危害识别、人群健康风险评估这三大技术难题,取得了系统性创新和重大突破:

该项目发现了水中典型污染物新的健康风险:率先发现了低剂量的双酚A、邻苯二甲酸(2-乙基已基)酯、壬基酚等在孕期暴露能显著增加下一代患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发现饮用水消毒副产物能影响男性生殖健康并导致不良妊娠结局。进一步发现雌激素受体、芳香烃受体和DNA甲基化是导致这些风险的关键作用靶点,创建了相应的毒性效应检测新技术。

该项目建立了基于健康风险的水中特征污染物识别技术:建立了遗传毒性、内分泌干扰毒性检测与化学分离鉴定结合特征污染物识别技术。识别出饮用水三卤甲烷、三氯乙酸、邻苯二甲酸(2-乙基已基)酯等特征污染物识别出淮河流域水体特征污染物13种。发现了武汉东湖水中的高致癌风险污染物。

该项目研发了人群健康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关键技术:在水中污染物、人体内暴露、健康效应检测三个健康风险识别的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创建了6种水中典型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首创了饮水消毒副产物内暴露检测、内暴露动态评估、以及4健康效应标志物的检测方法。

该项目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制订强制性国家标准1项、国家标准检测方法11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编写规划教材2部,出版专著6部;发表SCI论文109篇,SCI他引2537次。研究成果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4次作为重要依据评估饮用水消毒副产物致癌性风险,被德国生物监测委员会采用作为修改双酚A标准的重要依据。为我国制订《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提供了科学依据,保障了我国饮用水安全。关于武汉东湖水致癌污染物的发现推动了湖北省政府实施“湖改江”工程(将饮用水源从东湖改为长江)。识别出的淮河流域特征污染物被列入《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方案》,促进了流域水质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