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介绍 

院系介绍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简介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2-12-18 17:17  编辑:匿名

    一、历史沿革

    1956年6 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正式诞生,并成为全国6个最早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之一。刘毓谷教授为首任教研室主任,主要人员有倪璇教授、周韫珍教授、朱清华教授等。


    80年代是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人数发展到高峰的时期,全室共有职工26名。


    90年代初期孙秀发教授任教研室主任,主要致力于人才培养及管理工作,实验室通过计量认证,成立了“同济医科大学保健食品功能学检验中心”,并于1998年6月获卫生部批准,承担保健食品功能学与毒理学的检测、评价工作,这使实验室首次成为国家级实验室。


    2000年高校的合并,使教研室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并于2001年7月成立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院学科调整,使我系的师资队伍得到进一步的充实,目前全系职工正同心协力迎接新的挑战,争取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为学科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教学

    (一) 教材:

    刘毓谷教授主编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本科第一版规划教材


    周韫珍教授参编第二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苏宜香教授参编第三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孙秀发教授参编第四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孙秀发教授副主编、刘烈刚教授参编第五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孙秀发教授副主编、刘烈刚教授参编第六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孙秀发教授主编、刘烈刚教授副主编《临床营养学》


    孙秀发教授参编《分子毒理学基础》


    毛丽梅教授参编《卫生法规与监督学》


    刘烈刚教授参编《食品安全与卫生学》


    刘烈刚教授、李世敏教授参编《护理营养学》


    周韫珍教授主编、毛丽梅教授参编《妇幼营养学》


    杨年红教授参编《社会行为医学》


    杨年红教授参编《妇幼保健学》


    姚平副教授参编《现代营养学》


    孙秀发教授主编、刘烈刚、杨年红、应晨江等参编《食品药品化妆品监督管理大全》


    (二)课程:

    必修课:

    1.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


    2. 《现代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MPH班


    3. 《妇幼营养学》、           妇幼卫生专业本科


    4. 《预防医学》、             临床医学本科、专科及专升本


    5. 《临床营养学》            护理专业


    6. 《营养学》、               护理专业


    7. 《卫生学》                卫生统计专业本科


    8. 《卫生法学》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


    选修课:

    1.《保健食品学》            全校各专业本科生


    2.《临床营养学》            全校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


    3.《营养与食品安全》        研究生


    4.《保健食品开发及评价》    研究生


    3.《Clinical Nutrition》        护理本科全英文授课


    4.《Maternal and Child Nutrition》 欧盟班,研究生


    (三)研究生教学:

    1979年硕士点被批准成立,2000年获得培养博士生资格,目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40余名,博士研究生30余名。


    三、科学研究

    教研室自成立至80年代,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科研工作也卓有成效,承担了人工合成食用油的毒性研究、黄曲霉毒素B1的研究、高温作业工人维生素B1、B2、C的供给量研究、有机磷农药毒性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并获多项国家和卫生部奖励,在全国同等学科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教研室除了大量的自选或横向科研项目外,还在竟标中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基金等科研项目,并获得了一些科研奖和成果。90年代以后,科研工作又上新的台阶,我系先后承担了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省部级项目及横向科研合作100余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支撑计划及973、863项目近10项。


    (二)近10承担的国家级科研课题:

    1. FAT/CD36介导的脂肪酸转运在下丘脑能量平衡中的作用及与肥胖的关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3052,2013-2016)


    2. HO-1调控在DON诱导胎盘氧化应激中的分子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2210,2013-2015)


    3.SIRT1在酒精致糖尿病发病中机制及白藜芦醇干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2657,2012-2015)


    4.酒精诱导铁过载与LIP紊乱及槲皮素拮抗的分子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2658,2012-2015)


    5.环境类雌激素与植物雌激素影响代谢综合征的差异化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2674,2012-2015)


    6. HO/CO介导的神经信号传导通路在莲房原花青素改善老年学习记忆、认知障碍中的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2291,2011-2013)


    7. 茶多酚调节窖蛋白-1/胞膜窖介导的内皮细胞通透性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473,2010-2012)


    8. 天然抗氧化剂姜黄素防治2型糖尿病及Nrf2/HO-1介导的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2116,2009-2011)


    9. 膳食补充亮氨酸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mTOR介导的分子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0800907,2009-2011)


    10. 天然功能性多酚诱导HO-1拮抗肝细胞酒精性氧化损伤中的关键作用分子与相关信号通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8-0222,2009~2012)


    11. 槲皮素/HO-1/产物拮抗肝细胞酒精性氧化损伤的分子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117,2009~2011)


    12. 碘过量致脂代谢紊乱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771806, 2008-2010)


    13. 膳食对脑肠肽表达和分泌的调控及其在肥胖防治中的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765, 2007-2009)


    14.槲皮素预防酒精性肝损伤及Nrf2/HO-1介导的保护机制(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30500405,2006-2008)


    15.Adiponectin及其受体表达的营养调节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571561, 2006-2008)


    16.类黄酮对酒精性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NCET-04-0707,2005-2007)


    17. 茶多酚对窖蛋白-1表达和磷酸化调控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的作用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30471461, 2005-2007)


    18.Hox基因介导维生素A缺乏导致小鼠胚胎先天畸形的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471460, 2005-2007)


    19.PYY基因-饮食交互作用与肥胖易感性关系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371213, 2004-2004)


    20.酒精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 30300282, 2004-2006)


    21.入世对食品等健康相关产品管理影响的研究(卫生部课题 2004-2005)


    22.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建设项目(商务部课题, 2004-2004)


    23.高表达HO-1对酒精所致人肝细胞氧化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271130, 2003-2005)


    24.慢性酒精中毒对胰岛损伤及机理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170807,2002-2004)


    (三)近年来参与的重大项目:

    1. 食品中类雌激素的筛查及其致代谢综合症的风险和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81030051,2011-2014)


    2. 改善心脑血管功能和骨质疏松的功能食品升级(国家863计划2010AA023003,2010-2012)


    3. 2型糖尿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国家863项目 2009AA022704,2009-2011)


    4. 畜禽产品中有害物质形成原理与控制途径研究(国家973项目 2009CB118803,2009-2013)


    5. 食物中主要植物化学物含量、人群摄入量及健康效应的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 2008BAI58B06,2008-2010)


    6. 我国儿童维生素A需要量及膳食评估新技术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8BAI58B06,2008-2010 )


    7. 我国妇女产褥期膳食营养干预的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8BAI58B07,2008-2010)


    8. 必需微量元素过量(碘过量)对健康影响的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 30230330,2003-2006)


    (四)担任学术杂志编委情况: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委   刘烈刚


    《营养学报》        编委   孙秀发,周韫珍


    《卫生研究》        编委   孙秀发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编委   孙秀发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   孙秀发


    四、成果

    多年来,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4项,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8部。


    五、社会兼职

    刘烈刚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营养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委员,湖北省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中华预防医学会武汉分会常务理事,。


    孙秀发    中华预防医学会食品卫生分会第三届常委、湖北省预防医学会食品卫生分会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武汉分会营养与食品卫生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毒理学会食品毒理分会委员、中国营养学会微量元素营养分会委员、湖北省保健食品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


    黄连珍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湖北省营养学会理事长、武汉营养学会理事长、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分会食品卫生学会常务委员、湖北省烹饪协会副会长


    朱清华  曾任中国营养学会微量元素组副主任,湖北省微量元素组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市食品卫生学会主任委员,湖北省保健食品学会副主任委员


    周韫珍  原湖北省营养学会理事长;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学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科协委员会等委员。原中国营养学会理事


    杨年红 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学会委员,湖北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体育科学会体质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体育科学会体质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


    应晨江 中国营养学会微量元素分会委员,湖北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市营养学会常务理事


    郝丽萍 湖北省营养学会理事,武汉营养学会秘书长


    姚  平 湖北省营养学会副秘书长


    杨雪锋 湖北省营养学会理事,秘书长